10月17日,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一阶段项目(简称“榆林化学二期一阶段项目”)第一次界面协调会暨第一次外管协调会在中国化学东华公司召开。
会议听取了榆林化学关于项目当前设计、采购、施工总体进展的介绍,以及东华公司关于总体院工作进展、统一规定发布情况、各装置院条件输入情况等方面的汇报。与会人员就相关议题展开分组讨论,并就有关事项达成共识。
榆林化学副总工程师、项目管理部经理蔡永宏表示,目前项目基础设计工作已基本完成,施工图设计、采购工作、现场施工正全面展开。他强调,与会各单位要积极提出问题、及时响应处理、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完成时限,确保技术问题结论明确、依据充分。他要求,总体院要牵头组织专题会议并推动落实,各承包商要积极协作配合,业主方将给予充分支持和帮助。希望能够通过各单位的通力协作,为项目持续推进注入新动力。
中国化学所属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赛鼎工程有限公司,以及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油吉林化工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百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等14家承包商代表参加会议。
10月13日至17日,榆林化学二期一阶段项目合成气净化装置和甲醇合成装置30%模型审查会在东华公司召开。榆林化学净化装置及甲醇合成装置项目部、东华公司项目部、专利商和主要供应商代表等参加会议。会议对设计文件与模型进行了审查,并听取了关于工艺流程、设备布置及管道布置等内容的汇报。东华公司对各方的疑问进行解答与澄清,并与相关方展开了深入讨论,达成共识。作为重要的设计里程碑节点,本次30%模型审查会的成功召开为项目后续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是在一期项目基础上,通过煤热解、煤/半焦气化及下游深加工技术系统集成,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产业链,探索煤基烯烃和煤基芳烃耦合发展的新路径,生产高性能材料、电池电解液溶剂、可降解材料及特种油品等4大类高的附加价值产品,最终生产聚烯烃、聚酯、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EVA、POE、SAP、DMC、DEC、EMC、EC等化工产品,实现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原则,二期项目分为二期一阶段项目和后续项目。二期一阶段项目总占地约 9200 亩,项目估算总投资约620亿元。煤气化采用9台3500吨级航天炉,主要建设560万吨/年煤制甲醇、148万吨/年甲醇制烯烃及下游深加工装置,生产聚乙烯、聚丙烯、EVA、SAP等8类产品合计277万吨/年。
为深入践行国家“双碳”战略,打通工业环保与新能源产业的协同脉络,11月20日,由北京泛地能源咨询中心联合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共同主办的“2025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突破与行业应用大会”及“2025中国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将在厦门集美湖豪生大酒店同步盛大启幕。这两场行业顶级盛会以“技术同源、环保共驱”为核心逻辑,强势联动,为中国工业绿色升级与锂电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大会的核心主办力量,两大协会为跨产业协同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深耕煤矿、煤化工环保领域,不仅是国家环保产业政策制定的重要参与者,还在废水“零排放”核心技术推广中积累了丰富资源,其主导的行业大会——“煤矿与煤化工环保产业大会”已成为工业绿色转型的“风向标”。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覆盖锂产业全链条,精准把握各提锂路径的技术痛点与政策导向,在规范行业秩序、保障锂资源战略安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是推动我们国家从 “锂资源大国”向“锂产业强国”跨越的核心推手。两协会联合主办,既保障了大会的专业性与资源高度,更精准锚定产业协同契合点,为破解跨领域难题奠定组织基础。
本次双会联动并非简单的时间叠加,而是基于产业共性需求的精准布局,从三大维度实现“1+12”的产业突破。
在政策同频层面,大会将集中释放国家及地方最新政策信号,不仅重点解读环保标准对盐湖提锂、硬岩矿提锂、废电池回收全链条的统一要求,更将聚焦煤矿、石化、煤化工三大高耗水行业的零排放政策红线。其中,煤矿行业将明确井下涌水、洗煤废水的循环利用率需达到95%以上,严格限制悬浮物与重金属排放;石化行业将强化含油废水、炼化污水的达标管控,要求COD排放浓度稳定控制在 50mg/L 以下,同时推进“水效标杆企业”创建标准落地;煤化工行业则针对煤制油、煤制烯烃等项目的高盐废水,明确分盐结晶回收的强制性要求,严禁高盐废水直接排放,助力企业规避政策风险,确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与环保要求同频共振。
在技术互补层面,大会搭建技术共享平台,推动工业废水零排放核心技术与提锂工艺、传统高耗能产业治理需求精准对接。针对盐湖提锂高盐废水、硬岩矿提锂选矿废水循环、废电池回收重金属废水净化等共性痛点,将膜分离、浓缩结晶等先进的技术高效转化,实现“一套核心技术适配多类提锂场景”的突破。同时,聚焦煤矿、石化、煤化工的技术瓶颈,集中展示系列突破性成果:煤矿领域推出“预处理 -超滤-反渗透-蒸发结晶”一体化技术,成功解决高浊度、高硬度矿井水的深度处理难题;石化领域突破“气浮-臭氧催化氧化-膜生物反应器”组合技术,实现含油废水的油分去除率达99.9%,且处理后水质可满足循环冷却用水标准,大幅度降低新水补充成本;煤化工领域则研发出高盐废水“纳滤分盐 + MVR结晶”技术,实现氯化钠、硫酸钠的高效分离回收,盐回收率超 90%,推动废水从“末端治理”向“资源循环”转型,真正达成技术同源下的多行业适配。
在产业链互通层面,大会专设技术装备展示对接区,组织需求企业与供应商精准对接。参会者可全程参与两场议程,工业环保企业能同时挖掘锂电产业与煤矿、石化、煤化工的环保商机,锂电企业可获取定制化环保方案,科研与投融资机构能一站式把握多领域技术前沿与投资机遇,有效打通产业链信息壁垒。
此外,大会还将组织参观中化泉州石化废水近零排放标杆项目与厦门附近特种膜生产企业。为煤矿、煤化工等行业的零排放项目提供可落地、可复制的环保实践样本,促进先进经验的广泛推广。
当前,工业绿色转型与新能源产业升级已成为国家战略的核心发力点。诚邀能源化工企业环保部门、锂电生产企业、煤矿与煤化工企业、石化企业、技术装备研发生产销售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及投融资机构齐聚厦门,共话技术突破,共筑产业生态,携手助力中国工业实现绿色低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加速迈向“锂产业强国”与传统工业绿色转型的双重宏伟目标!
为深入贯彻国家“双碳”战略及《“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中“推动重点行业废水资源化与零排放”的要求,破解石油、化工、煤炭、电力、石化等行业废污水处理难题,加速先进的技术落地与产业链协同发展,2025年11月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2025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突破与行业应用大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 国家及重点能源化工集中省份“工业废水零排放”最新政策要求深度解读;
5. 数字赋能与智能化:分享“数字污水”建设实践、AI在污水评估与生产参数优化中的应用及智能化车间建设案例。
1. 预处理环节:高效混凝沉淀、高级氧化(如臭氧催化、电催化氧化)技术应用;
2. 浓缩环节:膜分离(抗污染RO、NF)、蒸发浓缩(MVR、多效蒸发)技术选型与成本控制;
3. 结晶与固废处置:分盐结晶技术(氯化钠/硫酸钠分离)、杂盐资源化或安全处置路径。
1.绿氢与化工耦合的工艺路线探索—包括绿氢参与制化学品、燃料的创新工艺;
3.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研讨如何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与环保措施,确保煤化工项目在绿色、安全的轨道上运行;
4.煤化工、焦化企业在废水、废气、废渣处理及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技术创新与实践经验;
2. 拆解项目投资所需成本(吨水处理成本、设备运维费用)、投资回报周期及环保收益。
展示范围:废水预处理设备、膜组件及配套设备、蒸发结晶装置、水质监测仪器、固废处置设备等;组织需求企业与装备供应商精准对接。
1. 生产企业:煤炭、化工、钢铁、石化行业企业的环保负责人、首席技术官、废污水处理车间主任及技术骨干;
2. 技术与装备方:工业废污水处理研发技术机构(高校、科研院所)、设备制造商、材料供应商的代表;
3. 服务与监管方:环保工程设计/实施工程单位、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相关行业协会/学会的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员。
为深入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及《“十四五”国家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规划》中“加快锂电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把握全球锂电产业格局重构窗口期,推动我国从“锂资源大国”向“锂产业强国”迈进,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定于2025年11月19-21日在福建省泉州市联合举办“2025中国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承办单位: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锂盐分会、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北京泛地能源咨询中心
4. 锂资源获取路径(盐湖提锂、锂辉石提锂、废电池回收锂)政策导向与成本竞争力分析。
1. 盐湖提锂:膜法、吸附、萃取、蒸发等热点提锂技术、高选择性铝系/锰系吸附剂制备与再生技术;低品位盐湖资源高效开采(智能化采卤、节水型提锂)技术;盐湖锂盐纯度提升(电池级锂盐制备)关键技术。
2. 硬岩矿(锂辉石、锂云母)提锂:焙烧节能降耗新工艺、回转窑/隧道窑直接焙烧工艺、硫酸法酸雾治理与锂渣高值化利用技术。
3. 废电池回收锂:退役三元/磷酸铁锂电池“带电破碎-低温挥发-优先提锂”成套技术与装备、磷酸铁电池全组分回收技术、废电池电解液低温冷凝回收与氟磷资源化成套技术。
4. 新型提锂技术与装备:电化学脱嵌、纳滤-电渗析、共晶溶剂萃取前沿进展及案例分享。
4. 电池级氢氧化锂、高纯碳酸锂、锂同位素在航空航天、核聚变、高端润滑脂领域的应用。
展示范围:盐湖&硬岩锂矿提锂的吸附塔、膜组件、回转窑、MVR蒸发器;退役电池带电破碎、离心萃取、酸溶反应釜等成套装备;电池级锂盐及正极材料焙烧窑、喷雾干燥塔、自动除磁机;配套在线锂浓度分析仪、烟气脱硫脱硝、盐硝分离、AI能耗优化平台、防爆仓储物流系统等;组织需求企业与装备供应商精准对接。
1. 锂资源开发企业:精准对接政策红利、技术方案与装备资源,破解生产瓶颈,拓展产业链合作。
2. 装备制造企业(分离设备、智控系统、环保装备、采卤装备企业):展示核心产品,对接盐湖企业升级需求,获取国产化替代订单。
3. 科研院所及高校(盐湖化工、材料工程、环保技术领域):发布前沿技术成果,推动产学研转化,对接企业技术攻关需求。
4. 地方主管部门(工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部门及盐湖产业园区):掌握全国锂产业现状及发展的新趋势,学习先进园区建设经验,优化本地产业规划。
5. 投融资机构(产业基金、PE/VC、银行投行):挖掘锂技术转化、装备国产化等优质项目,获取政策导向下的投资机遇。
6. 上下游配套企业(锂电材料、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环保服务、数字技术企业):链接盐湖产业核心资源,拓展供应链合作(如材料生产企业与锂盐企业对接)。